確實建造日期已無從考查, 但從1871年出版的《砂拉越憲報》,曾提及該廟之存在,顯示「詩巫大伯公廟」的歷史,已超過140年之久, 幾乎與詩巫的發展同步邁進.
1897年,原有的廟宇因窄小且年久失修,遂展開重建工程.
撰寫人:林禮長 電郵:stevelinglt@gmail.com
Sibu Tao Pek Kong Temple situated by the Rajang River, facing the wharf of small merchant boats plying the surrounding towns and bazaars. this temple is built before 1871, originally a small worship place for the Chinese, later renovated and re-constructed into the present structure. a seven storey pagoda is later constructed and annexed at the back of the temple.
(simple text written by Steve Ling e-mail:stevelinglt@gmail.com)
詩巫永安亭大伯公廟,在華人年期間,掛滿燈籠,入夜時分非常好看.
拉讓江,是砂拉越中區最大的旅遊“資產”.
全馬來西亞最長河流的拉讓江,它的旅遊潛能未被發掘,是砂拉越和詩巫,以及拉讓江流域人民的最大損失.
就在這條雄偉的拉讓江岸邊,立著一座老遠可看到的高聳建築--詩巫大伯公廟的觀音塔.沿著河岸,或沿河路上,這座塔是一個很引人的景點.
畢竟,在我們這個四面荒野的地區,雖然已沒有了樹林,依然“雜草叢生”,一片綠意蒼翠的環境下,能見到一座很不同的建築,確實令人眼前一亮.
這座既新又古的大伯公廟,它背後的那座7層觀音高塔,是詩巫的一個重要旅遊標誌.
詩巫永安亭大伯公廟,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9世紀中葉.
19世紀廟宇
確實建造日期已無從考查, 但從1871年出版的《砂拉越憲報》,曾提及該廟之存在,顯示「詩巫大伯公廟」的歷史,已超過140年之久, 幾乎與詩巫的發展同步邁進.
1897年,原有的廟宇因窄小且年久失修,遂展開重建工程.
耗資當年叻幣9,006元的一座新廟,乃是採用閩南廟宇形式建造,建築分前後座,前座奉祀福德正神,後座奉祀觀音菩薩,以雲湖庵命名.
新廟落成,該廟設置了一個紀念碑,至今完好保存.
1928年3月8日,詩巫發生嚴重火災, 全市商店幾成灰燼, 唯獨大伯公廟與周圍數棟商店, 完好無損.
1941年,日軍南侵,詩巫淪陷.
1945年,戰事接近尾聲,聯軍加緊反攻,在對詩巫進行空襲時,大伯公廟被炸,形成重大損壞,幸好大伯公神座安然無損.
戰後,地方信眾建一木廟,以供祭祀之所.
1957年,大伯公廟進行重建.落成之日,恭請當時砂拉越總督駕臨開幕,英皇族及達官顯要多人到場觀禮.一時冠蓋雲集,盛況空前.
1979年,大伯公廟進行擴建,廟宇兩旁空地,併入前殿.廟頂改灰瓦為琉璃,屋脊加添龍鳳等雕塑,內置盤龍柱頭、九龍聚寶爐等,使大伯公廟恢復古色古香之樣貌.
1987年,大伯公廟後殿拆除,改建為七層巍峨壯觀寶塔,專祀觀音菩薩.這座寶塔成為詩巫標誌性旅遊景點.
華人民間信仰
大伯公信仰,是華人民間宗教的一個別支.因此,它的祭祀呈現出民間宗教多元化的特色--揉合了原始宗教、儒、釋、道及華人傳統習俗的成份.這些都反映在供奉的神明上.
大伯公雖被作為主神來崇拜,但其他民間信仰神祇及佛道神明亦出現在神壇上.
像砂拉越許多華人神廟一樣,神明的種類不僅與早期移民的祖籍地有關,亦與移民初期漂洋渡海、在惡劣生活環境下的精神需求息息相關.
詩巫大伯公廟所供奉的神明,有下列數種:
主殿:主神--福德正神大伯公,玄天上帝,註生娘娘,泰山冥王,虎爺.
後殿:觀音菩薩.
留存珍貴文料
大伯公廟的創建,見證了詩巫發展的歷史.為保存廟內的文物資料,於1997年慶祝重修一週年之際,在觀音塔撥用三層空間,闢為文物展示室.
展出的文物包括與大伯公廟歷史有關的書籍、照片、圖章、舊器具.另外,還收藏有本地書畫家的墨寶畫作.
華人廟宇向來被喻為華人文化的縮影.大伯公廟不僅是一個膜拜的場所,也應提供民眾,尤其是年輕一代,認識及了解華族文化及歷史的地方.該廟的文物保存工作, 也就是具備這種目的.
只是,這些廟宇所保存的文料,是有必要加強保護其避免遭受客觀環境的影響,特別是我們這個熱帶地區,氣候的酷熱,在很大程度上,都會損壞文物的保存.
扮演多種社會角色
在膜拜場所之外, 大伯公廟在早期還扮演多種社會角色.慈善與福利工作是其傳統的重要職能.
為延續及發揚這種利他精神, 該廟每年都持續推動慈善與福利工作,如舉辦義診,幫助收入低的民眾,資助民間慈善與福利團體等.
多年來,大伯公廟更設立了大專院校獎學金及獨中清寒子弟獎學生,以協助學子完成學業.
大伯公廟的宗旨,是以宗教的善念為出發點,不分信仰背景,積極參與社會關懷工作.
該廟也協助和推動,提昇地方上的人文及精神建設,包括將廟宇與社區人文生活結合起來,在廟址舉辦文化活動,協助民間研究及出版民俗及文化方面的論著.
組織精簡委任制
詩巫大伯公廟,是以『永安亭大伯公廟』為正式的名稱.不過,一般民眾都習慣稱為「大伯公廟」.
由於各地都有「大伯公廟」,因此,『永安亭』即是指詩巫的這間廟.
『永安亭大伯公廟』,在組織結構上極為精簡.它的最高權力機構,為在砂拉越州政府信託法令下所註冊設立的「永安亭信託局」.
『永安亭』設有管理委員會,劃分職務,實際負起廟宇的管理職務.管理委員會成員為委任制,通常包括有詩巫各籍貫的代表.
据了解,由於這個委任制沒有時效,因此,委員職務都是長期性的.除非本身自願讓賢,否則,是不會有多大的變動.
大伯公廟節日祭祀
詩巫大伯公廟的節日祭祀時間,包括了:
農曆正月初一:迎新年,除夕午夜12時正開始上香膜拜.
農曆正月初四:上午11時迎神降臨.
農曆正月初九:天公旦,初八午夜12時膜拜.
農曆正月十四日:上午進行借龜還龜,借財還財活動.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上午11時上香
二月十九:觀音佛辰,擇時膜拜
三月廿九:大伯公聖誕,上午11時開始上香膜拜.
六月十九日:觀音成道紀念,膜拜時間另定.
七月十五:中元節,下午6時舉行祭祀儀式.
八月十五:中秋節,上午11時舉行上香儀式.
九月十九日:觀音出家紀念,另擇時間上香膜拜.
十二月廿四:送神,下午7時上香,9時清洗金身.
十二月卅日:除夕,上午11時上香.
登觀音塔遠眺
7層觀音塔,說高不高,拾級而上,也會讓你喘上好大一口氣.
它的第二層是膜拜觀音之處,善信可以登上膜拜、上香.
不過,二層以上,基於管理上的需要,有鐡柵門上鎖.有意登樓遠眺或參觀的遊人,可以向廟內櫃台的負責人索取鎖匙.上樓和下樓,都要將鐵柵門上鎖.
登上七層塔頂,可以遠眺拉讓江及河岸線,景緻美麗,是抵訪詩巫遊人不可錯失的一個地點.由于觀音塔外圍是走廊,遊人可以四面八方,好好看一回詩巫市的景觀.
當然,觀音塔不是詩巫最高的建築物,不能看到更遠的地點.不過,能夠登塔看一回,也是很心滿意足了.
沿河而建的廟宇
大伯公廟最大的特點,就是建在河岸邊.這是任何一個地方大伯公廟的共同點.
沿河而建,當然是與過去的歷史分割不開.
當然,除了河岸,海岸也一樣,只要有華人聚居,早年他們的信仰都是膜拜神明.大伯公則是主要膜拜的神明.
華人四處飄泊,四海為家.過去是靠水路、海路.尤其是海路,面對狂風巨浪也是司空見慣的局面.在生命沒有保障之惡劣環境下,祈求神明保護,是任何人都可能做出的舉動.
因此,能夠平安抵達目的地,感激之情,何止是膜拜能夠表達的.這種民間信仰,儼然是人們的精神支柱.
來到詩巫,要到大伯公廟參觀,只要沿著市區旁邊的拉讓江,必然可以輕意的看到這座廟.
華人初一,十五,這個廟的香火極盛,非常熱鬧.廟前更是車水馬龍.
白天廟門打開,觀音塔也可進入參觀.夜晚時刻,大門深鎖,謝絕訪客.
欲聯絡和探詢詩巫永安亭大伯公廟相關情況,可以投函:Sibu Eng Ann Teng Tua Peh Kong Temple,
Temple Street, 96000 Sibu, Sarawak, Malaysia.電話 : 6084-312005.
張貼時間:22nd August 2012,張貼者:Steve
標籤: Sibu Heritage Trails 詩巫歷史景點 Tao Pek Kong Temple 大伯公廟
Source: http://towns-villages.blogspot.com/2012/08/8-sibu-tao-pek-kong-temple-and-pagoda.html